先說兩個我聽來的故事。

第一個故事:

有一個爸爸臨終時,告訴他的兒子說:我想要吃肉。」兒子一想,爸爸平常最喜歡吃肥肉,所以立刻買了一大塊肥肉,煮好端來給他的爸爸。

沒想到,這個爸爸看到這一大碗肥肉,止不住悲哀,放聲大哭。兒子困惑的問:「爸爸你怎麼了?」爸爸邊哭邊說:「其實我愛吃的是瘦肉,只是因為你們不吃肥肉,我才會說我愛吃肥肉,想不到快死了,連一塊瘦肉都吃不到啊!」

第二個故事:

阿美和阿英是很要好的朋友,這天阿英來找阿美,傷心的哭訴女兒的不孝。阿美忙著安慰好朋友:「別哭啊,到底發生了什麼事?」

阿英邊啜泣邊說:「平常有好吃的東西,我都先讓孩子們吃。如果他們愛吃,我就騙他們說我不喜歡吃。昨天晚上,我在廚房裡削好蘋果,才剛把剩下的核邊肉放到嘴裡啃,沒想到女兒進來了:『哦~原來媽媽都是躲在廚房裡,把好吃的先吃掉了哦~

看完這兩個故事,你有什麼看法?是不是覺得這些子女很不孝?

我的看法也許和你不一樣,因為我覺得錯不在於故事中的兒女,而在故事中的父母。

為什麼我會這樣說?請看看第一個故事。

故事中的兒子從小就看到爸爸喜歡吃肥肉的事實,所以臨終的爸爸想要吃肉,他立刻準備好。本來他是想完成爸爸最後的願望,沒想到卻惹爸爸傷心,落了一個不孝的罪名。問題是,為什麼爸爸明明喜歡吃瘦肉,卻一直騙他們喜歡吃肥肉,直到臨終前才說出真象,讓兒子原本的孝心,變成別人眼中的不孝呢?

至於第二個故事中的阿英,相信是很多爸媽的寫照。大部分的爸媽都是很疼小孩的,總是犧牲自己的愛好,來滿足小孩的需求。問題是這樣的行為對嗎?

常常在學校日,聽到一些家長矛盾的抱怨。

例如,有家長說:「我跟我小孩說,什麼事都不用做,只要他好好讀書就好,結果卻考這種成績」過了一會兒又抱怨:「我那個小孩真懶,叫他幫忙掃個地都不肯,真是氣死我了

也有家長說:「我希望我的小孩快快樂樂長大就好,成績不重要」等孩子上了國中,家長的說法又不一樣了:「老師,你知不知道哪家補習班比較好?我那個小孩真讓我傷腦筋,功課一蹋糊塗,補都補不起來

教育是一輩子的事,我常跟家長說,一個老師頂多教一個孩子幾年,可是,父母教育孩子卻是一輩子的事。從小,父母的身教、言教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一生。

所以,在你想要養成小孩一個觀念、一個習慣、一種行為時,都要非常小心,都要想得很遠。更重要的是你的教育方法和理念要能保持一樣,不可以隨時間而改變。

你不能小時候叫他什麼事都不用做,等他養成習慣後,卻又怪他不幫忙家事。

你不能小時候只希望他快快樂樂長大就好,等長大後才罵他功課怎麼這麼爛?

你不能一直騙他說喜歡吃肥肉,卻又希望他知道你其實喜歡吃的是瘦肉。

你不能不教育孩子和家人分享的觀念,卻又希望他們能體會妳犧牲的心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愛吃愛玩愛分享 的頭像
    愛吃愛玩愛分享

    大象愛吃愛玩愛分享

    愛吃愛玩愛分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